一个公司要改变,要么是被威胁所迫,要么是受高层自上而下的推动。如果同时具备两个条件,即使是大公司也会迅速行动。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,由于网络浏览器越来越重要,分析家预言微软即将衰落,但是他们错误地估计了比尔·盖茨调整公司方向的能力。仅仅几个月内,微软就开发出了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,将其嵌入在Windows操作系统的各个角落中:输入一个URL,系统就会将其转换为超链接。你要保存文件的时候,就会有一个HTML版本的选项。即便是备受诟病的大眼睛回形针都知道互联网是怎么回事。

尽管微软日后不得不处理针对自己的反垄断起诉,但是这种快速反应避开了枝节问题,直击Netscape的要害,终结了它的领先地位。Netscape的首席执行官吉姆·克拉克斥责盖茨的手段“残酷无情”,但是他也指出,盖茨的冷酷来自于微软公司在桌面领域的统治地位。“要行事狠辣,你得拥有控制力。多数情况下我都在与微软正面交锋,所以我从来没有控制力。11

11 http://www.cnn.com/books/news/9906/18/netscape/

从那以后,微软在Office套装软件方面也不得不做出同样的决策。2005年,盖茨和雷·奥兹宣布从许可软件包的销售转向托管在网站上的SaaS产品。12 这次的威胁来自于谷歌刚刚推出的办公产品,这些产品的费用会由谷歌如印钞机一般的广告平台进行补贴。尽管谷歌当时的产品只是创始人的一些远未成形的想法,但是像Write.ly这样的很多服务说明桌面效率软件已经困难重重。13

12 http://ross.typepad.com/blog/2005/10/turn_on_a_dime.html

13 http://anders.com/cms/108

微软的批评者们抱怨该公司没有什么改变;相反,它努力保持不变,运用它的优势来避免,或者说减缓市场的变化。“我意识到微软根本没有转变方向,”戴夫·温纳在1999年这样说道:“实际上微软只是在用尽全力去原地踏步。”14

14 http://scripting.com/1999/06/19.html

作为内部创业者,你可能会发现这种“通过创新停在原地”的做法对你来说行不通。你是一个破坏式创新者,不是吗?然而,如果你所在的公司是一个拥有巨大份额的市场领导者,有时创新对公司的意义在于保持公司的统治地位,以及通过抑制市场的变化来继续用传统的方式赚钱。如果你不喜欢这种做法,你可能应该出去干点自己的事业。